時間:2014-05-28 09:55:28
作者:世邦機器
當煤粉濃度為0.742kgc/kga時,在0.35m處固定碳消耗得很少,而揮發分析出已較多,這時由于煤粉濃度較高,氣流中的揮發分濃度相應地也較高,而在這之前著火已經發生,因此可以斷言,煤粉氣流的著火首先是由揮發分燃燒開始的。煤粉制備需要一套很嚴密的煤粉制備系統。此后揮發分的消耗速度變化不大,而固定碳經過一低平段后才開始燃燒,消耗速度迅速增加。當煤粉濃度降至0.412kgc/kga時,著火過程仍從揮發分析出和燃燒開始。當煤粉濃度降至0.186甚至是0.103kgc/kga時,在距離0.4m以前,揮發分已有一定的析出,固定碳的消耗幾乎為零,在此之后,固定碳快速消耗而揮發分析出量增加并不多。事實上,著火是在0.4m附近處發生,可見著火是由固定碳燃燒開始的。
揮發分的析出和燃燒使煤粉火焰穩定的機理是比較復雜的。一般認為,揮發分的燃燒反應首先是揮發分中碳氫化合物快速部分地氧化成CO,而后CO再進一步發生氣相反應生成CO。可以肯定,碳氫化合物的部分氧化是相當快的,而CO氧化速度較慢,是揮發分燃燒反應的限制步驟。
三種煤的煤粉氣流中CO和CO的生成與煤粉濃度的關系。對于濃度為0.103kgc/kga的煤粉氣流,在距離燃燒器出口0.4m以前,已有較多的揮發分析出,但CO和CO:的生成量都很少,可見燃燒并未真正開始。此后,CO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數量不多,而CO。則發生了飛升的變化,說明著火已開始。很明顯,這就是固定碳先著火,CO的增多是由于0和C的直接反應的結果,而不是CO氧化成CO,因為CO在稀的耗極少,CO的生成主要依靠揮發分的析出和著火,加上這時的Oz比較少,因此高煤粉濃度時CO的生成量較多。在距離0.5m以后,燃燒的火焰溫度很高,因為揮發分的析出和燃燒較猛烈,顆粒的表面反應也已開始,對于煤的多相表面氧化反應,在試驗的溫度條件下,CO是主要產物,隨著氧化的不斷加入,CO進一步氧化成COz,與多相反應相比,CO的氣相氧化速度是迅速的,因而出現了CO的迅速增加。
-END-
煤中無機顯微組分(礦物質)與地殼礦物類型相同,因此對其命名沒有什么困難。煤中常見的礦物主要有粘土、硫化物、氧化物和碳酸鹽。我國煤中較常見的礦物是粘土、黃鐵礦、石英、方解石。
當加熱速度高、粒徑小時,著火是非均相的;而在大的加熱速度下,對于所有粒徑,都是均相多相聯合著火方式。
事實上,來自火焰前沿的輻射并不是單方向的,適用于無限大平面系統的這一單方向輻射的假定所引起的誤差將在下面討論。
指同周圍介質相互作用的條件是相似的。例如,射流和射流之間相互作用或相互交接的邊界;射流和固體壁之間作用的邊界需要保持相似。
事實上,對于接近單顆粒的情況,由于煤粉濃度極低,顆粒數少,難以形成共同的火焰,煤粉顆粒的燃燒可視為彼此無關,因而以閃光的出現表征著火的發生是合適的。
從理論上講,對于一定的煤種,它的著火方式發生轉變的臨界煤粉濃度應該為一個定值,并不是圖中所示的一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