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5-04 14:09:49
作者:世邦機器
放礦制度
放礦制度是實現放礦方案的手段。按照放礦的基本規律及不同放礦方案的要求,放礦制度可以分為:
(1)等量均勻順序放礦制度,即在放礦過程中用相等的一次放出量,多次順序地從毎個漏斗中逐漸把錳礦石放出來。這種放礦制度出眾適用條件是松散礦巖只有一個上部水平或傾斜接觸面周圍是較穩固的垂直壁。在這種條件下較容易保證錳礦石與廢石接觸面水平下降到“極限高度”,甚至再低一些。
(2)不等量均勻順序放礦制度,其目的也是要保持錳礦石與廢石接觸面水平和傾斜下降。因為采場有傾斜的上下盤,當粑巷垂直走向布置時,若用等量均勻順序放礦制度,只能在沿走向方向保持松散礦巖的接觸面以水平或傾斜面下降;在垂直走向方向,因為靠近上下盤處錳礦石下降速度不一,則不能使礦巖接觸面保持水平或傾斜下降。因此,要求距下盤近的放礦口一次放出量要大,靠上盤的放礦口放出量要小,據此保持一定的比例,從下盤到上盤順序放礦。相鄰排間的漏斗放礦,也是按照同樣原則進行。總之,當各漏斗擔負礦量不相同時,均宜采用這種放礦制度。
(3)依次放礦制度,即按一定順序,將每個漏斗所擔負的礦量一次做完。這種放礦制度,不論對于垂直邊壁采場還是具有傾斜上下盤的采場,都是不合理的,其缺點是不能用相鄰漏斗的相互作用,故損失貧化大。但對于分段高度小于極艱高度的分段崩落法,由于各個放礦口基本上都可以單獨自由出礦,采用依次放礦還是可以的。
實踐證明,等量與不等量均可順序放礦,所獲得的損失貧化指標都是較好的,只是使用的條件不同。在生產中,這兩種放礦制度往往是聯合使用。例如,易門銅礦通常分四個階段放礦,即首先進行全面松動放礦,放出10%~15%以上的礦量,使崩落錳礦石得到破碎從爆破擠壓狀態變為松散狀態;其次用不等量均勻順序放礦,使采場頂部造成一1人為的水平接觸面:然后進行等量順序放礦.回收純錳礦石;末了放出貧化錳礦石。如此放礦雖然損失貧化小,但放礦管理復雜,放礦周期長,難于長期堅持。因此許多礦山多結合生產實際,對放礦制度進行簡化。一般做法是,除回收純錳礦石階段采用等較順序放礦外,其他各階段均分 3別一次放完,這種做法基本上做到了均勻順序放礦。
-END-
漏斗閘門裝礦:多數底部結構是通過漏斗閘門進行裝礦。漏斗閘門形式很多,要根據下列因素選擇:通過漏口的放礦數量及使用時間、放礦強度、礦石塊度及其形狀、礦石規格及容積、運輸巷道的規格及支護方法等。
分段是個較大的開采單元,回采時需將它進一步劃分為采場(一般一條電耙巷道負擔的出礦范圍稱為一個采場)。采場的布置方式主要取決于礦體厚度、傾角。在急傾斜礦體中,礦體厚度小于15m時,采場沿走向布置;大于15m時,垂直走向布置在緩傾斜和傾斜的中厚礦體中,根據傾角大小,采場可沿傾向或沿走向布置成單一分段。
硫錳礦含Mn55.69%,S37.56%,Fe2.9%;鋼灰色,半透明,他形拉狀,等軸晶系。兩種產狀:細粒者(0.04―0.2mm)呈微層狀(厚1―3mm,長數十公分);粗粒者(0.1一2mm)呈細脈浸染狀,切割早期硫錳礦。
礦石礦物為錳白云巖和硫錳礦,其次為黃鐵礦、錳鋁榴石以及少量磷灰石、長石、云母等,礦石常呈粒狀、球粒狀、鮞粒狀結構,鮞粒主要由放射狀錳白云石組成,有時有褐錳礦。
掩護支架有兩對放礦口,因為沒有礦柱間隔,放礦條件很好。放礦應按照一定順序。掩護支架上部長度方向崩落錳礦石的密實度相差較大,所以每個放礦口放出礦量不等。按照圖表進行放礦,可放出純錳礦石50%,貧化率小于15%,損失率小于10%。
由于礦山出產的復雜性、多變性,各礦山都是按照本礦山標準礦塊的采切比及標準礦塊所不包括的其他掘進量來計算下一年度的切割、采準、開拓、措施、生產勘探、地質勘探工程量的,并據此計算出掘進工作面數、隊組數、所需人員數、設備材料需要量及動力消耗指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