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6-03 10:03:27
作者:世邦機器
塑性流動
近年來,國內外廣大地質學者關注的上地幔動力學研究中,提出了板塊運動的驅動力由澗題。本區上地幔橄欖巖包體的結構與組構的研究表明,上地幔廣泛地存在塑性流動。上地幔中廣泛出現的塑性流動可為板塊運動的驅動力問題提供許多有益的信息。現代板塊構造學說認為,低速層的對流流動是板塊運動的主要驅動力。除此以外,在局部地區的上地幔底辟運動亦是產生塑性流動的一個重要方面。總之,上地幔存在向上的塑性流動,亦存在側向的水平塑性流動。本區新生代寄主玄武巖攜帶到地表的上地幔橄欖巖包體,代表了低速層頂部或底辟體中的上地幔碎塊。在玄武巖碎石生產線上需要用到很多的玄武巖生產設備。這些標本中廣泛發育的碎斑結構、葉理構造,橄欖石的扭折帶(甚至有斜方輝石的扭折帶),尖晶石的散裂構造,橄欖石的優選方位等確實證明了低速層是在流動的,或者有上地幔底辟體的存在。
上地幔橄欖巖包體中橄欖石的組構及優選方位表明,具完好重結晶結構的橄欖巖中橄欖石常具好的優選方位說明,上地幔的塑性流動常常伴隨重結晶作用。斜方輝石、單斜輝石碎斑有時伴隨有出溶的單斜輝石,斜方輝石頁片表明,上地幔塑性流動有時是在溫度下降的條件下進行的。這可能是伴隨地幔底辟運動鈉結果。
在50-80km深度發生的玄武巖巖漿所攜帶的上地幔橄欖巖包體中,有少量深度為40-200km的橄欖巖,推測這些較深處的上地幔碎塊在玄武巖巖漿發生之前巳通過底辟上升或地幔對流上升達50一80km的地方,后來被玄武巖巖漿帶到地表。這說明,在上地幔中曾發生過上升的地幔塑性流動。
-END-
,有些輕稀土也有數倍于球粒隕石豐度。無論它們的成因如何,似乎都反映本區新生代時期玄武巖源區上地幔可能發生過地幔交代作用,其結果導致了稀土,尤其是輕稀土富集。
晶及其礦物化學區內含超鎂鐵巖包體的新生代玄武質巖石中,常伴有單斜輝石、歪長石、石榴石、金云母及鈦磁鐵礦等巨晶。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礦物化學成分的一些細微變化可能還受其它因素的制約。斜方輝石與單斜輝石中AlaO,含量與尖晶石中Cr/Cr+A1成反相關。
大陸巖石圈的拉張,形成大陸裂咎系,使大陸解體。初期形成堿性玄武巖,隨著拉張速度加大,大陸地殼逐漸向大洋地殼轉化,巖漿由堿性玄武巖向拉斑玄武巖轉化。
在工業上礦物通常被分為金屬、玄武巖和可燃性礦物三大類。礦物在長期的地質作用下,可以形成相對富集的礦物集合體,通常人們把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可以開采、加工、利用的礦物集合體叫做礦否;否則就稱為巖石。
新生代堿性玄武質巖石中,也普遍含有以尖晶石橄欖巖類(中以二輝橄欖巖較常見,占該類包體的95舜以上,其次為方輝橄欖巖以及更少的異剝橄欖巖)及輝石巖類(包括二輝巖及輝石巖)為主的超鎂鐵巖包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