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5-22 09:52:29
作者:世邦機器
連生體用大錘打碎,而特別大塊要用淺眼進行爆破。只有在大塊礦石表面能看得出晶體,才能確定在大塊礦石中存在著云母,所以對看不到云母的大塊礦石,雖然可能有呈隱藏狀態的云母存在也不進行破碎。云母粉設備有很多種,其中云母粉生產設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大塊礦石需要用作砌筑半坡砌體的材料,所以根據這些理由不是所有大塊礦石均需打碎。
在工作面手選云母的缺點是:
(1)非機械化勞動的存在,在將來坑內挑選云母機械化的可能性1ll受到極大限制;
(2)充填科中云母損失較大;
(3)崩落的礦石處理得不全面;
(4)由連生體小剝脫云母晶體困難;
(5)在大塊礦石中的云母損失掉;
(6)將剩余毛礦送到放礦溜井的運輸過程和采空區充填過程的機械化受到限制。
地下資源中生料云母損失:應用水平分層充填采礦法時的損失組成為以下各點:
(1)云母礦的地質原因;
(2)礦柱;
(3)礦石崩落不完全;
(4)屬于工藝過程中云母晶體的損傷;
(5)游離狀態的云母和連生體中的云母殘留在充填料中。
在開采形狀復雜的礦體時可能由于地質原因造成礦石損失,這些礦體有時是個別的支脈或者未能及時發現的部分礦脈。這類損失不大而且很少遇到。在使用這種采礦法時由于階段報廢時礦柱回采比較容易,不應當產生礦柱損失。盡管所占比重不大,但對礦柱損失需要注意觀測。這種采礦方法也存在著由于崩礦不完全而產生的礦石損失,但較少遇到。瑪姆云母托拉斯如上列舉的損失為4.6%。其它礦山這些損失數量的大小也和瑪姆云母托拉斯礦山相近。由于晶體損傷產生的這種或者那種程度的云母損失是所有的采礦法所固有的。充填料中的云母損失是主要的損失類型,充填料中損失產生的原因上面已作過探討。
1962年5月作者和礦山工程師巴依馬謝夫在科姆索莫爾斯基?莫洛杰日礦山92號脈共同進行了充填考察試驗。考察試驗結果如下:試樣體積(按實方)米取樣中獲得的生料,公斤l米。
應該指出,遺棄在充填料中的生料比在回采礦體過程中細心挑選的大塊晶體質量差得多,將開采礦脈時工業原料出成率的資料和考察試驗的資料進行比較就可以看出。生料在充填料中的主要部分是大小為3―50厘米的云母晶體。但有時在充填料中也有大號云母。
屢次的試驗證明,充填料中云母的含量是高的,應該用放出充填料的方法對早期開采過的礦脈進行重復開采。
-END-
云母礦床開采時,在許多礦井和平峒中,采用自然通風法進行工作面通風。沒有人工通風和空氣預熱,常會引起運輸巷道結冰,回采礦塊氣溫處于零下。
受到褶皺構造破壞的阿爾丹礦床的云母比斯柳迪揚卡礦床的云母具有更大的損失。瑪姆―楚依和利克拉托夫礦床的致密板狀云母比這些礦床的非致密板狀云母和“針樅體構造”的云母的損失要小3/5到2/3。
由下向上崩礦、充填和支護的水平分層采礦法方案:在礦石穩定而圍巖不穩定并解理發達時使用這種方法。礦塊尺寸根據脈狀礦體的自然輪廓確定,礦塊長度介于10到40米之間,垂直高度20米。
許多著作,根據采礦技術因素闡述了采礦方法的選擇。因此,專門研究確定云母礦床的礦體埋藏要素、接觸特征及均勻程度等等的影響是不適當的,因為在現有的技術知識的基礎上就已經可以對上述各因素作出評價。
云母剝片的出成率是云母質量好壞的重要標志之一。云母剝片的出成率與云母的可剝性即解理性有關。
IEC目前已在制定云母紙標準,先后發出15C(德國)118號文(1978)、15C(秘書處)126號文(1979)、15C(秘書處)136號文(1980)、15C(秘書處)154號文(1982),征求意見,以便訂出云母紙的標準。現將以上文件綜合介紹于下。